速冻”二字是啥意思?冲击式速冻隧道冻包子?了解国标是第一步
作者: 来源: 日期:2021/12/16 人气:649
关于速冻包子的事情。有一些朋友就会问了,速冻包子是不是,不管多长时间,只要冻上就行?
还有的朋友问:速冻包子是不是表皮冻上就行了,就可以包装发货了?
还有朋友问的更基础,到底什么是速冻包子?是不是跟做现蒸包子一样,包好了往冰箱里一放,就完事了。
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,提这类问题的朋友,对速冻的概念相对比较模糊,不太明白到底什么是速冻,认为速冻就跟把食材放进冰箱冷冻保存的意思差不多,更别提了解国标和相关食品生产的法律法规了。
现在这篇文章,就跟大家聊聊,速冻这两个字在食品行业里到底是什么意思,希望能对大家理解速冻这个概念有帮助。
“速冻”在食品行业的定义
现行的速冻面米制品食品安全标准中(GB19295-2011)是这样定义速冻的。标准中说:“速冻是使产品迅速通过其较大冰结晶区域,当平均温度达到-18℃时,完成冻结加工工艺的冻结方法”
这个定义很宽泛,只定义个两个点,一点是速冻工艺要迅速通过其较大冰结晶区域。第二点是速冻后的产品平均温度达到-18℃。除了-18℃这个具体数据外,没有更具体的数值可供参考了。
我们再看下另一个标准,2006年版的《速冻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》,这个细则中是这样定义速冻的。细则中说:“速冻是将预处理的食品放在-30℃~-40℃的装置中,在30分钟内通过较大冰晶生成带,使食品中心温度从-1℃降到-5℃,其所形成的冰晶直径小于100μm。速冻后的食品中心温度必须达到-18℃以下。”
在这个细则中,对速冻的定义就比较具体了,我们可以用这个细则去解释上面的国标,这也是我们国内食品行业的小规律,越具体的细则说明的就越详细,申办越具体的许可证,规定的细节就越具体。
我们接着解释国标,国标中一点,迅速通过其较大冰结晶区域,就是指将预处理的食品放在-30℃~-40℃的装置中,在30分钟内通过较大冰晶生成带,使食品中心温度从-1℃降到-5℃,其所形成的冰晶直径小于100μm。国标中的第二点,平均温度达到-18度的,也就是指食品的中心温度达到-18度。